【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巴渝工匠”张德勇:习主席亲自检阅过我们的“山猫”

2017-11-15 13:19:27来源:央视网
字号:

热爱,成就大国工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对张德勇来说,“偏安”嘉陵的20多年一样不枉此生。

19岁入行,20岁开始独立承担项目,27岁拿到技师资格,32岁破格成为高级技师,33岁开始传帮带……期间,离开的前辈和老师想带他走,外面的公司想高薪聘请他,就连自己带过的徒弟也有被挖走的,但是他没有离开。作为核心骨干,张德勇沉得下心,沉得住气,每一个荣誉的背后,都是他日日夜夜攻克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摄影 张莉)

(摄影 张莉)

国内的技术空白,他填补过。1997年,成立了以张德勇牵头的技术攻关小组,研究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专用机的制造。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嘉陵工业第一台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专用机的制造,填补了我国在摩托车连杆大孔精镗加工专用机方面的技术空白,与日本进口同类机型相比,节约价值200多万元。

别人不敢碰的高危项目,他主动挑起大梁。2005年,中核集团一个检测核反应堆里核燃料组件的高精密检测专用设备改造项目颇为棘手。该项目不仅对设备机械部分的基本技术要求很高,机头的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05mm,而且还有很高的危险性,若产生误检或错检,后果不堪设想。张德勇主动承接了这项改造任务。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认真分析技术要点,仅用了半个月,就独立完成了500余个零部件的安装。最终,各项技术指标甚至超过西德设备技术验收标准。

参与077项目海外援建项目,他为嘉陵工业创汇100万美元。2006年,嘉陵工业援建某国军工厂A、B、C三个弹种共6个型号的生产线。在这个项目中,张德勇承接的是该项目250多台套中最关键、难度系数最大的设备。凸轮定位是该设备一个最大的难点,每个动作之间甚至0.5秒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停机或意外伤亡。在国外工作的半年多时间里,张德勇解决了成百上千个的生产设备问题,也付出了一万多个工时的定额,相当于一年做了三年的工作。

钳工车间不是流水线,钳工技师不是“搬运工”,他们更多的工作是创造和创新。在嘉陵工业的新品研制项目中,张德勇牵头保质、保量、保进度地完成了X11雪橇车和全地域两栖侦察车X05的各种工装和整车的试制任务。特别是“砺剑2013”全军军事演习中,张德勇圆满完成了X05武器上装和演习技术保障任务,获得全军的高度评价和表扬。

他带领的设备班组连续四次被集团公司授予“五星级班组”称号,并获得了“重庆市十佳技能提升班组”称号。2015年张德勇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公司的X07、X15等试制任务,被公司授予2015年度突出贡献奖。

作为兵装第四批技能带头人,张德勇除了不断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还负责公司员工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编制和技能鉴定工作以及兵装集团高级技师评审工作等。由他指导的多名钳工能手多次夺得重庆市钳工技能大赛的冠亚军。他还放弃业余休息时间到兄弟企业和院校讲授专业知识和传授技能,为振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是热爱成就了大国工匠。(央视网 张莉)

责编:吴正丹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