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栾卸

2017-11-14 05:28: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栾卸村万亩银杏林一角。本报记者 刘发为摄

游客在栾卸村菊园赏菊

时值深秋,沿着进山的道路,记者走进了河北省沙河市栾卸村——这座位于太行山脚下的村庄。一路上,各色菊花争奇斗艳,引得远近大批游客前来观赏,金黄的银杏叶让人久久不愿离开。漫步万亩银杏林间,脚踩着松软的土地,整个人的身心都觉得轻松了许多。远处的群山时隐时现,像是在跟人们玩捉迷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瞬间。

生态宜居的太行山村

“你们看,这片湖多美!”顺着栾卸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的指向,记者看到一片湖泊平静地躺在群山之间,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动人。“咱们继续往上走,去看看我们栾卸村民生活的地方。”李长庚自豪而幸福的语气,让记者迫不及待地想见识栾卸更多的美丽。

很快,记者到达了栾卸村的生活区。宽阔笔直的水泥路,洋气的四层小楼房。如此文明的生活环境,很难让人联想到,这只是太行山下的一个村庄。凭空远眺,就能望见对面连绵不断的太行山。“这哪里是一个村子,这分明是一个世外桃源!”从邢台市区带着家人来栾卸村游玩的游客发出由衷的感慨。

40年前,栾卸还是一个山秃地薄、十年九旱的穷村。村里的5000多亩山地一片荒芜,800多户人家的村庄少有几棵树。那时的村民常用“常年听不到鸟叫声”来形容栾卸村的荒凉和落后。

1990年栾卸村提出“三年治滩、五年治山、十年建成新农村”的目标。第二年,荒芜贫瘠的河滩变绿了,久违的鸟儿回来了;第三年,树木开始给荒凉的山头增添了一抹绿色;第五年,全村5000亩荒山都披上了绿色的衣裳,久违的野生动物都来了……栾卸的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2001年的春天,几十栋村民住宅楼建成,新的村庄被树木和草坪围绕着,栾卸村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村庄。

如今的栾卸村,拥有万亩丛林,怀抱百亩水面,不仅成了鸟的天堂,更让村民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现在的村民们常说:“天天住在这‘大氧吧’里,能不快乐吗!”

保护聚宝盆种上摇钱树

20世纪末,当复式楼房对城里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的时候,栾卸村的村民已经搬进了这样的楼房,人均已经拥有达到50多平方米的住房面积。3年后,投资2.3亿元的恒利庄园全部建成,800多户村民全部告别了平房,步入了楼房时代。后来,村里又建起了老年公寓,60岁以上的老人足不出村就可以颐养天年,每人每年还可以领到村里发的补助。

栾卸村这些建设成就的背后,必然有着足够的产业发展来做支撑。

地处太行山区的栾卸村,地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1979年,栾卸村开始通过开办煤矿增加经济收入。之后的6年时间里,栾卸村凭借“上天赐予”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栾卸村并没有一直想要靠资源实现持续发展,而是主动求转型,相继办起了养鸡场、制药厂等企业,把发展的目标从地下转到了地上。1989年,栾卸村获得960万吨煤矿开采权,但是,李长庚却出人意料地给煤矿贴上了“封条”。现在来看,当时的“出人意料”之举实为转型发展的“意料之中”之策。

李长庚说:“地下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已经挖出了地下的聚宝盆,该是栽上摇钱树的时候了。”从此,栾卸村开始了从资源型向科技型的转变。

后来,栾卸村成立了乡镇企业集团——河北恒利集团,几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拥有11家独资和控股企业的“乡镇企业集团”,实现年营业收入3.3亿元,税收6000多万元。

同样,栾卸村的产业发展,并没有止步于乡镇企业集团。2003年起,栾卸村实施退耕还林。“种银杏树也有钱赚,每年还能拿补贴,将来还能卖到市场上去。”村民向记者的讲述中充满着希望。目前,万亩银杏林已经成为北方的一大景区。

2016年,河北恒利集团有限公司和沙河市栾卸银杏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了河北恒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栾卸小镇,发展健康休闲和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栾卸村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开启了新征程。

村民的获得感

谈到栾卸村的发展,从远到近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栾卸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从19岁上任到现在,40年的时间里,李长庚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栾卸村。

“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选择,一定要看远!”李长庚这样处理转型期村里面临的困扰。从挖掘地下“聚宝盆”到栽上“摇钱树”再到近年来打造“万亩银杏林”,栾卸村实现了绿色发展。

曾经,恒利集团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却患上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村企不分带来的集体企业的通病,村民和职工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李长庚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条理念:“企业的改革发展和人一样,不管高矮胖瘦,一定要健康!”带着这样的理念,李长庚把恒利集团的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村里群众户户在企业持有股份,村民既是股东,又是工人。栾卸村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土地承包权确权,首创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经营新模式,建立起农林养文游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集体经济股份化和政经分开的新机制。现如今,村里的股民已享受到丰厚的现金红利,村民持有的资产也大幅升值。

2004年,当恒利集团决定投资设立河北恒利学校的时候,李长庚没有把校址选在城市,而坚持把学校建在栾卸村。他说:“我们办学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要通过教育改变栾卸和山区人的命运。”30年来,栾卸村培养出了100多个博士、硕士生,600多名大学生。

记者在栾卸村看到的这所学校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风格独特,设备先进,教师一流,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建在农村的学校。从招生简章到学生培养,处处体现了农村的特色。在职业教育课程中,李长庚更是别出心裁地设了个“农村干部”专业,课程有村镇建设、民事调解等。他说,从这个专业出去的学生,就算当不上村干部,也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

“我生在栾卸,长在栾卸,为父老乡亲们谋幸福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看到栾卸村40年的发展变化,自己内心有一种幸福感。”李长庚说。(本报记者 李建兴 刘发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14日   第 08 版)

责编:巩浩、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