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提出要“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此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新阶段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提出的,需要我们站在推进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高度,站在人类发展与全球治理的高度,站在既有文明与未来文明有效融合对接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
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
中国政治发展逻辑决定了,我们是通过政党来团结带领人民共同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阶段,在国家还存在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整个中国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党就必须通过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好作为领导核心的作用,肩负起实现伟大梦想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是,既要解决中国的问题,也要为世界和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就中国自身的发展而言,新中国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发展,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走向初步定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还面临着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既需要中国共产党来推动领导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在价值、制度和组织上实现有机化与制度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具有党团结带领人民和有效执政的基础,具备国家发展可持续性的保证,否则,这一进程难免受损、受挫。
同时,要实现伟大梦想,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尽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当前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按照十九大报告对未来发展的安排,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到本世纪中叶才最终实现。可以说,中国的政治发展已经到了更加需要通过制度化来确立政治形态的阶段,从而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稳定的政治形态基础。
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就是为了顺应新时代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就是为了使党承担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临比过去更大更复杂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比过去更大、更复杂。
首先,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将会有一系列国内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另一方面,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为了妥善处理好这些纷繁复杂的国内问题,就必须通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克服党的建设还存在的薄弱环节。
其次,就当前的全球化发展来看,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已经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发展,因此中国国内的治理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反过来讲,世界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也会加深对中国国内发展的影响。
最后,网络社会的到来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将对整个政治运行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是中国内部面临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如何面对下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的问题。随着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前沿问题,中国也将率先面临,并有责任予以做出回答、提出方案。尽管目前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做好准备,使未来的发展处在总体可控的范围内。
这就意味着,过去我们讲党的长期执政,往往是从中国自身发展的维度来讲的;而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新的文明形态即将生成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人类发展与全球治理的高度,站在推进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高度,站在既有文明与未来文明有效融合对接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面向未来的角度考虑各项发展因素
要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使党的发展既能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各方面挑战,也能兼容未来国家与社会各要素的发展变迁,因此必须着重考虑以下三个维度的发展因素:
首先,要站在整个文明的高度来理解,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对传统的国家建设和政党建设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其次,随着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因素对中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三,还必须充分考虑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要素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新时代,我们需要解决关系全局的整体发展新战略的落实问题,还必须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及基于全面深化改革而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同时,还要必须应对基于新的文明形态生成与全球化过程带来的国内问题。
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应从五个主要维度入手
要适应或应对这些新挑战、新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党自身执政能力的建设上。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党就必须推动自身组织实现新的发展。为此,十九大报告就推进党的建设系统提出了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具体部署,归纳起来,以下主要是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五个维度展开:
一是党的政治建设。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长期执政而忘了党的性质和目标,所谓“面向未来”,就是要坚守党的共产主义理想。同时,要避免把党简单地当作一个管理性工具,而是要回归政党本意,只有通过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实现主体性建构。
二是党的思想建设。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以思想建党作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支柱,就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主旨,通过理论学习、党员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确保一代代党员同志都能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三是党的组织建设。除了政治建党、思想建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还需要组织上建党。在组织建设上重点强调两方面:
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高素质是新时代对干部能力的要求,而专业化是适应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化的需要。在各部门、各领域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实现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同时,党的建设本身的专业化也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党务工作者。
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同时,每个党支部都担负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是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组织保障。
四是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这表明未来党将继续推进常规性、制度性反腐,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具体工作而言,一方面要坚持以上率下,继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五是纪律建设。这次十九大报告着重强调了纪律建党,这也是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延续。只有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树立起来,之前的政治建党、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才具有监督机制,党的作风才不会松松垮垮。党要承载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党的纪律。在这次十九大报告中,纪律建党主要讲到了两方面,一方面是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这表明未来的反腐败斗争仍将保持高压态势,对于腐败分子仍将重拳出击;另一方面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这表明未来将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入手,促成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有效整合,在制度上和组织上形成集中统一的监督体系。
另外,十九大报告还对执政本领建设提出要求,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为此,必须努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本领、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总之,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新要求,也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要以面向未来的思维,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各项新挑战、新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党的自身建设上,落实到政治建党、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和纪律建党的工作中。(作者:郑长忠,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基地主任;沈大伟,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责编:侯兴川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