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上的数据是如何管理的?

2017-10-06 12:44:45来源:新华网
字号:
摘要: 在穿越北极中央航道时,由于处于高纬地区,周边海冰冰情复杂,海雾环绕,微弱的通信信号更是时断时续。刘健也总是努力帮助大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极地事业的热爱。

新华社“雪龙”号10月4日电(记者郁琼源)在“雪龙”号上,信息网络如何管理?我们有专门的数据管理员。

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刘健这次担任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数据管理员,刚一上船,他便迅速梳理了全船的网络信息系统,在考察队提出网络化办公的时候,他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保障了考察队信息能够及时共享。

我们每天登录雪龙门户网,可以看到“雪龙”号的航行动态,这个“航行动态”信息系统就是由刘健负责研发的。“这个系统能够实时接入雪龙各类传感器数据并可视化显示航行状态,如GPS、气象、视频监控、测深仪等信息。”刘健说。

在穿越北极中央航道时,由于处于高纬地区,周边海冰冰情复杂,海雾环绕,微弱的通信信号更是时断时续。这个信息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刘健总是守在驾驶台接收他的工作组从国内传来的海冰数据。

“通常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100多KB的海冰数据传输时断时续,但如果没有这100多KB,对咱们船来说就犹如走夜路,危险无处不在。”刘健说。接收完数据,他马上处理,投影设置、服务发布……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第一时间将海冰数据发布在“航行动态”系统中,在“航行动态”系统的辅助下,“雪龙”号顺利穿越了中央航道。

在海洋专属经济区内,如未得到所属国家的许可,各项考察任务都会暂停。为了尽可能多开展一些考察工作、精确衡量“雪龙”号和各国专属经济区的位置,刘健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数据处理工作,精确绘出了北极各国专属经济区的位置,并修改代码,将信息发布在“航行动态”系统中。考察队希望能将已作业站位、计划站位都标注在系统中,刘健就连夜修改系统,满足了队上的实际需求。

“后来船长找到我,希望我在今年11月开始的第34次南极考察继续提供支持。”刘健说,“这是我身后像我一样的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能够为中国极地考察服务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船长和驾驶员通过“航行动态”系统讨论冰区航线 刘健提供

冰站作业期间,刘健参与了全部7个冰站的工作,协助布放了3套海冰物质平衡浮标、5套海冰温度链浮标、1套自动气象站等。寒风凛冽、环境艰苦,带着手套不方便作业,他就脱去手套,将杂乱的线缆收拾得整整齐齐。为了防止风雪侵蚀,他总会想方设法做好设备的密封和固定。同时,他还充当了冰站摄影师,给参与冰站作业的队员们拍工作照。从冰站回到船上,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冲澡休息一下,而是将分类清晰的工作照片挂在雪龙门户网的FTP上供大家下载。

冰站作业中的刘健 刘健提供

刘健是个技术控,更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对工作的认真感染着身边的队员们。“刘健有很强的强迫症,但是他只是强迫自己,却把便利留给了别人”。负责气象保障的刘凯经常打趣地说。

确实,刘健总是第一时间将考察队的各项通知和考察资料发布在门户网上,雪龙号的FTP上有超过2TB资料,目录混乱,他就埋头梳理,把资料梳理得清清楚楚,考察队员们检索所需资料时方便多了。

刘健是“雪龙”号上的“多面”手。他还负责着科考数据的收集,考察队的宣传刊物北极之光、考察队纪念封、考察队画册的排版设计也由他负责。电脑维修、设备故障、网络问题、地图制图……如果有需要,大家都会找他帮忙。刘健也总是努力帮助大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极地事业的热爱。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