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如今有新解

2017-09-19 16:45:32来源:大众网
字号:

改革改变农民命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一亩三分地”却又牢牢地拴住了他们的腿脚。如何让土地变成资产,唤醒沉睡资本?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应运而生。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平阴县孝直镇付庄村,看看这个穷村、弱村,如何借助产权制度改革一步步成就今天的四大产业聚集村。

别看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自打11年前外地客商来村里包地开始,从事种植管理的付庄村村民亓学申每年都能收入两万多元,加上5亩地一年6000元的流转收入,老亓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赚得多了,花钱的地方却少了。2015年,老亓老两口交了3万元押金就住上了村里的老年公寓,干一天活就够一个月的水电费,哪天不住了押金还能退。

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两个字:改革。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付庄村用4天时间召开了决定全村未来的“遵义会议”。以“一四一”为纲,付庄村综合改革五年计划出炉。“如何既让村民摆脱土地禁锢,又让一家一户零散的地块‘活’起来,使农民得到多方面的效益,是核心问题。”付庄村党支部书记亓明轩说。在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求取“真经”后,付庄村结合本村实际展开了有声有色的“土地革命”。

村里首先成立了丰通土地股份合作社,把群众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统一对外发包,多方吸引客户前来。从2012年至2015年,流转土地1800多亩,引进种植大户6家,注册家庭农场6家,成为集蔬菜、玫瑰、林果和良种等四大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村。

收入“由一到多”

“居住进社区,打工进园区,旧房换新房,土地做保障”,这是2012年付庄村综合改革五年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新社区建成后,通过旧村复垦,付庄村又整理出土地300多亩,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新增加收入30万元。为做到资产来之于民用之于民,付庄村按照人口将收益股权化,确定了“三三一”分配模式,30%用于村民宅基地股份分红,30%用于老年人事业及残疾人脱贫,30%用于集体公共事业,10%用于入住社区标准户股份分红。

五年规划仅用3年就完成了,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现在付庄村村民收入构成主要是打工收入、股权收入和土地流转收入,与过去单一依赖种地收入相比,收入更加多元化。”

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契机,付庄村又给未来五年提出了“五变”的规划,即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让更多的人来体验农村、观赏农业,能够乐在其中。

责编:吴正丹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