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刘一荻)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定西陇西县,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座座黄土堆积而成的山丘层层叠叠。
如今这里“十年九旱”。当地百姓只能靠收雨水、挑河水度日。买水则需要到外地,花费上百元。
“老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我之前在县城,根本想象不到农村的环境。”说这话的是陇西县双泉乡水站站长赵祥。
2014年12月,引洮一期工程全线贯通,为干旱的陇西农村地区送去清甜的自来水。洮河水流淌滋润着干旱已久的土地,也滋润着五十一万乡亲的心田。赵祥说,“老百姓特别高兴,他们长久干旱缺少自来水,(杜家岔社)的社长亲自下跪在检查井旁边,第一个水龙头出水之后,他们买礼炮鞭炮放,我感觉特别神圣。”
清晨天色渐渐明朗,微风徐徐,送来了夏日难得的清凉。黄土高原上的陇西县双泉乡正在慢慢苏醒。双泉乡水站门口,赵祥正与几名工作人员合力将抽水泵抬上皮卡车。刚刚赵祥接到电话,距离双泉乡5公里开外的一处供水主干管发生漏水事故。
漏水事故发生处,水泵正在不间断抽水。浑浊的泥水混杂着红砂,变成赤红色,从地面源源不断地流向公路旁的排水槽。红砂岩在陇西分布广泛,在赵祥的眼中,这一抹绚丽的红色是自己“狰狞”的劲敌。被雨水冲刷或被水浸泡之后的红土,经过化学反应发育的特别坚硬,人工开挖或者机械开挖会非常困难。
在这里,每一滴水都是奢侈品,每一处跑冒滴漏都不能放过。赵祥今天上午最重要的任务是抓紧抢修,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夏日里的黄土高原,天空湛蓝无云,烈日如火。赵祥脱掉了外套,汗珠顺着晒得发红的脸颊流下。常年的户外工作,他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
由于缺乏先进的管道故障探测设备,赵祥一行人只能用铁锹一铲一铲地挖开覆盖在管线上的泥土,用肉眼搜索着故障管道的位置。三小时后,故障位置被找到。两个小时后,一片工作区域被拓出。
正午时分,一个干硬的肉夹饼、一瓶水便是水站工作人员的午餐。赵祥并没有吃东西,只是蹲在一旁喝水。
记者:您中午没有吃饭?
赵祥:这是老站长给我们的一个经验,早上必须要吃饱,确保白天不挨饿,长时间吃大家(午饭)都吃不下去。干这份工作的吃饭根本吃不到点,买桶泡面去吃也没有开水,只能忍着。
记者:开水可以自己带一点啊?
赵祥:行车走的路特别颠簸,开水带在车上特别危险。我们自己带些纯净水,带些馒头、饼子压一压。
忙碌了6、7个小时后,今天的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在50公里外的德兴乡,有个高压水泵出现裂缝,情况棘手,等待赵祥一行人的及时更换。赵祥介绍,“我们是凌晨三点左右才将漏水点修补回填,单位门口的饭馆都已经关门了,(我)给小商店的老板打了一个电话,给大家伙一人买了一桶泡面吃。”
除了修理、维护供水管道,查抄水表也是水站的日常工作之一。陇西多山地,不少村民住在偏僻荒凉的山间,有些地方路窄车难行。常常是为了一个水表数字,水站工作人员要在危险的山梁上步行两公里,跳到1.5米深的井里查抄水表读数。赵祥笑着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水站工作的真实写照。
水站工作三年多,苦乐悲欣中赵祥也见证了陇西农村因水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陇西地处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三四百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2014年以前,陇西县95%的农村都没有通自来水,当地老百姓喝的是窖水,又咸又涩。赵祥从小生长在县城、自来水是“生活标配”,他清晰记得,2014年刚来水站时,第一次喝窖水的感觉。“水的味道有点咸,水的硬度特别大。有些人不适应会出现肚子胀,喝完水、吃完东西会拉肚子。洗完手皮肤上感觉像贴了一种东西,硬巴巴的特别皱。”
那一刻,赵祥坚定自己要改变农村用水困难的面貌,守护老乡对水的渴望。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洮工程一期于2014年12月通水。清冽的洮河水,滋润了定西、白银、兰州225万人的生活,推动了当地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以往不种蔬菜,自己喝水都不够,天旱了后大家不缺水了,浇一浇药苗子、庄稼,地里有黄瓜、豆角,西红柿……陇西县脱贫致富的步伐正在加快。2016年,当地年生产总值63.07亿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35元,同比增长8.6%。
目前,陇西县农村通水率达到85%以上。8座农村供水管理站的100多位工作人员,守护着近6万户村民的饮水安全。双泉乡水站门口有条小路,铺满碎石,赵祥每天从这里经过。路途之中,他常常遇见老乡,微笑、点头、打招呼,寥寥数语,亲切而温暖。
如今,自来水入户,水站工作更加繁重。赵祥忙起来时只能一个月回一次家,新婚妻子有些无奈,父母担心他受苦,也曾考虑找关系让他换工作。赵祥却说舍不得,自己向往田园生活,喜欢那种最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我们觉得最温暖的是,我们干完活老百姓认可,叫我们喝杯水,吃一点家常饭,感觉每天的付出有收获了。”
责编:韩诗瑶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