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海,跨雪原,在首都东北部的山海之间,毅然矗立着一道“绿色屏障”。这里是六月有飞雪、冬季达半年、气温极端异常的高岭,但这里现在也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鸟兽的天堂”。是谁,让“风沙遮天日,鸟兽无栖处”的荒原旧貌换了新颜?是谁,赋予了松涛澎湃、碧波百万顷的现代化机械林场以新的生命与活力?
是他们,塞罕坝人,三代林场人。从50多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三代林场人死守共和国赋予的使命和“硬任务”,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代代守护一个绿色的梦想,代代孕育一个绿色的传奇。有人曾问当时放弃高考、19岁上坝的陈彦娴是否后悔,她毫不犹豫地说“不”,因为“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有我的青春,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陈彦娴说出的,不仅是她自己的心声,也是代代林场人的心声。
都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信心从来都是自己给的。刚上林场那两年,面对每年8%的成活率,林场人不甘心,30天马蹄坑大会战扭转了颓势;70年代接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片松林被摧毁,林场人不甘心,收拾好残局越战越勇,两年后超额完成国家派给的任务。
如果说,刚上林场时,茫茫雪原上红松洼里挺立的“一棵松”是信心之源——因为这棵耸立了三四百年的松树至少说明了栽树成功的一点点可能性。50多年过去,林场人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松”。总是那么的不屈、那么的挺拔,纵使周遭环境恶劣,永远保持生的欲望和活下去的信心。从一棵松到一片松海,对于忠于使命、艰苦付出的人,时间终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奖赏。
恶劣的自然环境打不倒林场人,“烧脑”的技术及管理难题同样打不倒林场人。50多年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林场发展条件的转换,林场人也无缝切换发展主题,在传承创业初期宝贵精神的同时,也为塞罕坝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牺牲与奉献、艰苦与奋斗,塞罕坝人为这些被刻板认为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词语,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义;“科学求实、绿色发展”,塞罕坝集50多年之不懈努力造就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也为这两个从未来走近的词做出了生动的诠释与注脚。
从茫茫荒原到松涛百万顷,几乎每个人都会感慨塞罕坝的变化之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这都是半个多世纪的点点小变化汇聚而成的。时间是公平的,但时间也是吝啬的,没有那么一股子劲儿,没有那么一捧子心,50多年的“死磕”和“较真”,还真不是一件易事。那个绿色的梦,早已化成塞罕坝人生命和信念的一部分,守护梦,也守护塞罕坝的灵与魂。这里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也将是下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王丹)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5日 02版)
责编:夏丽娟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