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的红色印记和延续

2017-08-05 08:47:36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塞罕坝的红色印记和延续

空中俯瞰望海楼 摄影/秦家宝

塞罕坝的红色印记和延续

刘军夫妇“钉”在望海楼11年

塞罕坝的红色印记和延续

能够让范冬冬欣慰的是这里天高云淡

塞罕坝的红色印记和延续

第一代塞罕坝人改进了植苗方法

塞罕坝的红色印记和延续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

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这十六字的塞罕坝精神,印刻在每一个林场人的心中。

早在建场30周年之际,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总结提炼出“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塞罕坝精神后来又逐步丰富为二十字的“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塞罕坝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塞罕坝机械林场现任场长刘海莹认为,从整个脉络来说,不同年代的塞罕坝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突出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传奇,更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

忠于使命

夫妻俩坚守望海楼11年

亮兵台望海楼,海拔1939.6米,塞罕坝的制高点。

在这个全场海拔最高、条件最为艰苦的护林防火瞭望点,因由夫妻常年在此瞭望守护森林而得名“夫妻望海楼”。

11年来,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一直坚守在这里。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塞罕坝里的望海楼。

“不管从建场开始,还是到现在,忠于使命是一以贯之的。”刘海莹说,55年来,上百万亩的塞罕坝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望海楼,望的是林海,观的却是火情。

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期里,刘军、齐淑艳夫妇每天的工作就是每15分钟拿望远镜瞭望一次火情,做好记录,不管有无情况,都要向场部电话报告。

算下来,他们每天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8万多次。现在46岁的刘军和47岁的齐淑艳自从11年前登上望海楼,当起防火瞭望员,就被“钉”在了这里,几乎没有离开过。

由于晚上也需要轮流值守,他们在夜间几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夜里的山上除了风声和野兽的叫声,还有两个人的呼吸声,静得令人害怕。夫妻之间的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连吵架都没话说了,索性不吵了。把望远镜调到最大倍也望不到一个人影,他们养的一条大狗在郁郁寡欢中死去。

自从有了塞罕坝林场,就有了望海楼,“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是“老坝上”遵从的基本原则。因此,第一代望海楼格外简陋,俗称马架子,土坯砌墙、草苫盖顶,这是创业初期塞罕坝最常见的房子。

随后,望海楼逐步改造升级,但也不过是座简易的红砖房,不通电、不通水,取暖靠烧火。刘军、齐淑艳一上山就住进这样的望海楼。

“那个房子,天一冷上下透风,炉火烧得通红,我们还裹着棉被冻得发抖。早上起来一看,馒头冻得邦邦硬,咸菜冻成了冰疙瘩,豆腐都冻酥了,那真是饥寒交迫啊。”齐淑艳说,不到一年自己就崩溃了,以死相胁要下山,最后刘军“拼了命”把她拦住。

现在他们住的望海楼已升级为第四代,2013年建成,底层是办公室和起居室,顶层是瞭望室,楼顶还有露天瞭望台。“塞罕坝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立体防火监测系统,但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取代人眼的精确度,更不能取代防火瞭望员的责任心。”林场防火办副主任孙文国说。

目前,整个塞罕坝机械林场还有9座望海楼,其中有8座由夫妻共同值守。刘军说,他已过世的父亲刘海云曾在这里工作过8年,“他一辈子就干了种树这一件事。把父辈种下的树养好、看管好,这是做儿子的责任。”

艰苦奋斗

四位年轻人的困惑和坚持

从早期的“艰苦创业”到现在的“艰苦奋斗”,塞罕坝精神始终和艰苦两字挂钩。

即使到现在,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闭塞的塞罕坝也不是人才首选之地,几乎每个留下的人,谈及对这里的第一印象都会提到艰苦。

塞罕坝人大都皮肤黝黑,透着微微的“森林红”,长期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让他们朴实内敛、不善言谈。

而正是这群耐得住寂寞的人,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在艰苦环境中创造和发展出百万亩林园。

200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于世涛考入塞罕坝林场,农民户口变为非农户口,一个干接地气工作的梦想实现。

然而被分配到马蹄营林区之后,于世涛发现这里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睡的是火炕,喝的是山沟里的水,而且必须自己去挑。

这还不算完,到了冬天头场大雪落下,林场的工作也就暂时可以歇息一下了,工人们都纷纷下山回家,可于世涛在这边没有家,在营林区留下值班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事。

“我也不像家住围场县城的同事,他们放假都回家了,只剩下我一个在坝上。”26岁的任烨是一位石家庄姑娘,林场放假时也会遇到于世涛面临的“独守”问题。2015年大学毕业以后,任烨孤身一人来到林场,常年呆在闭塞的坝上,所有的社交活动都没有了,让她深感孤独。出差的时候,任烨会顺便回趟石家庄,从林场坐车去承德,再从承德坐火车到石家庄,回家的路途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感觉回家比出省还要远。”

任烨的老乡范冬冬比她早到林场8年,环境闭塞、通讯信号弱、电视只能播几个频道……范冬冬和外界的联系方式就是网上聊天,有时难免会和社会脱节。

网约车刚出现时,范冬冬和同事到老家石家庄出差,下火车后他们抱着几大包材料,在出租车站等车,发现好多车都不停。范冬冬打电话给朋友,人家笑道:“你老外了,现在都是网上预约了, 扫马路 的车很少了。”

能够让范冬冬欣慰的是这里天高云淡,在朋友圈里发几张蓝天白云的照片,朋友们总是会羡慕不已。

不过,蓝天白云对于出生在塞罕坝林场的时辰来说早就已经司空见惯,当他大学毕业作为“林三代”回到塞罕坝工作时,却仍然感觉艰苦和寂寞。

时辰被分配到林场的作业区,主要工作就是给砍伐的树木标号,“早期趁着天凉快点,7点多就上山了,在成片的林子里面用斧子标注需要被砍伐的树木,工作量比较大,两个月,手上都磨出了老茧和水泡。”

尽管小时候在林场生活过,但是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时辰也时而觉得空虚:“和我住一个屋子的是50多岁的大爷,就我一个年轻人,没什么共同语言。”

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虽然有时也会抱怨,但是他们都没有选择离开:

于世涛在经历过短暂的迷惑后在这里扎根,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与技术人员一起实施了多个林业尖端课题;范冬冬作为林业科副科长负责塞罕坝林场的造林技术管理;担任总场计财科科员的任烨觉得林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眼前的一大片林子焕发着勃勃生机;“林三代”时辰正在就读林业专业的研究生,为未来更好地服务林场做准备。

科学求实

林场完成60余项科研课题

有人说,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

55年来,塞罕坝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

“我现在造的林,如果三十年以后全都是残次品,那我们现在还何必去浪费这么多资源去做呢?”在范冬冬眼里,造林容不得一点马虎。

科学求实、大胆创新的精神在塞罕坝从来没有断代,传承延续至今。

55年前,第一代人来到林场,基本上“一穷二白”,全靠自己摸索。

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1962年和1963年的机械造林计划都失败了,造林成活率不到8%。“外地运过来的苗子不行。”在林场育苗15年的第一代创业者尹桂芝回忆说。为了在塞罕坝这个高原地区能培育出自己的树苗,第一代塞罕坝人改进了工具和植苗方法,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

数十年后,于世涛来到塞罕坝,“行不行,得试了才知道”是他的口头禅。在林场,他成功实施了人工林不同密度、低保留株数抚育作业实验,开创了“小面积皆伐作业全林检尺”的调查设计新方法。

“造林是做不了假的,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说造完就不用管了,第一年造完林,第二年你去看就知道结果了。”负责造林技术管理的范冬冬同样深知科学求实的意义。“针对实际情况动脑筋,不是躺在床上去空想”。范冬冬和同事不断探索,减少苗木从苗圃到山林的中间环节,“因为在中间环节,保不齐会出现什么问题,环节越少成活率越高。”

近两年,塞罕坝林场完成了7.5万亩的攻坚造林任务。攻坚造林的成活率没有低于98%。据统计,林场已完成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编写《塞罕坝植物志》、《塞罕坝林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塞北绿色明珠——塞罕坝机械林场科学营林体系系统研究》、《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塞罕坝动物志》等专著5部,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论文630余篇。

绿色发展

“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阻沙涵水带来巨大生态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感叹:“从造林、护林到用林,塞罕坝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对于林场,就是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刘海莹认为,绿色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塞罕坝发展的根基,三代人传下来的塞罕坝精神则是这片土地上红色的魂。于世涛则觉得自己是继承了老一辈人的工作精神,一定要守好先人用生命换来的绿色。

“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塞罕坝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林场副场长陈智卿说。

但仅仅5年前,时任千层板分场场长的陈智卿还在为职工每个月的工资发愁:“守着那么大一片林子,却感觉有了上顿就没了下顿。”

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大幅压缩木材砍伐量,将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骤降到40%。少砍树不但没有砸了塞罕坝人的饭碗,反而倒逼塞罕坝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一大批围绕林业相关的生态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几年时间,8万余亩绿化苗木基地一片嫩绿,1800余万株树苗每年给林场带来近千万元收入。一番转变之后,木材收入占林场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林场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却达到了9万多元,还有4万多元的绩效奖金。

塞罕坝林场规划设计院院长丁伯龙介绍说:通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圆满完成了“为京津冀堵沙眼,为北京保水源”的任务。

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

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为辽河、滦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说,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变迁,是干部群众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持续奋斗的结果。

到2030年,塞罕坝森林面积达到120万亩,生态功能将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林场。这是一条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条开创生态文明新境界的希望之路。

(本版文/本报记者 郑林 李强 综合新华社)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除署名外)

责编:夏丽娟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