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松到万亩林 三代人扎根塞罕坝誓把荒原变绿洲

2017-08-05 08:40:59来源:中国妇女报
字号: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7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每年的盛夏季节,总有大批中外游客涌到河北省的最北端,来享受酷暑里难得的清凉与惬意。这里白云朵朵,鲜花盛开,水流清澈,绿林似海。

这就是塞罕坝,“塞罕”是蒙语,意思是美丽。“坝”是汉语,意思是高岭,连起来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岭。了解塞罕坝的人说,塞罕坝所有的美,无不由那一望无际的112万亩人工林以及绵延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而来。

现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曾经风趣地说,几十年与树为伴,林场的人大多不善言笑,变得跟树越来越像!1984年,刘海莹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至今,在校期间曾是爱说爱笑的活跃分子。

算起来,刘海莹是三代塞罕坝人中的第二代。

故事要从1962年说起。

据史料记载,直到清朝末期,塞罕坝还是个水草丰美之地,“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是曾经的生动写照。然而,由于后来的连年战火、乱砍滥伐,加上日本侵华期间的疯狂破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时,这里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成为人迹罕至的荒原。

更荒凉的是塞罕坝的东北部边沿,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1500米的海拔,北风起时,遍地流沙,曾有人形象地描述,浑善达克的沙子进北京就像有人站在屋顶上往院子里扬沙子那么容易!专家曾预测,如不采取措施,按当年沙丘的移动速度,不出50年,首都将可能成为另一个大漠中的“楼兰”古城。

1961年11月,时任国家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刘琨,策马上坝,在冰天雪地的坝上为我国北方第一个机械林场选址。终于,在茫茫雪原上他们发现了一棵孤独的落叶松,今有一棵松,明有万里林!

1962年2月,国家林业部作出了建设部属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决定。18个省市、19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周边地区工人组成369人的建设大军,迎着滚滚寒流,在塞罕坝白雪皑皑的荒原上树立了“向荒山要树、还我森林”的凌云梦想,立下了“先治波、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青春誓言。

这其中,还有一段“六女上坝”的故事,多年来传为佳话。

1964年8月,正在读高三的承德市二中6名女生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毅然决然放弃高考,来到塞罕坝加入造林大军,决心为绿化祖国奉献青春,6个人中3个18岁,3个19岁。如今,已经73岁的陈彦娴回忆,当时住的是地窨子,天寒地冻,早晨醒来,被子被冻住,常常揭不开被窝,有时甚至会在被窝里发现前来取暖的蛇。

这就是第一代塞罕坝人,平均年龄24岁。

塞罕坝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天数76天。这样的自然条件,造林谈何容易!

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首任场长刘文仕、技术副场长张启恩、副场长王福明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经过艰难探索,终于在高寒地区成功育苗,1964年春天在马蹄坑试种760亩落叶松实验林,大获成功,此后,塞罕坝造林全面开始。

55年来,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使当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55年来,科学求实,大胆创新,在塞罕坝从来没有断代,传承延续至今。为调整单一的树种结构,林场已经嫁接成功彰武松,正在研究引进水曲柳、美国红枫等景观树种。

国家气象资料表明,20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2002年至2012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七成多。

如今的塞罕坝林场,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志愿来到这里。青年学子们大多具有林业高等学历,有的还取得了硕士学位,与上两代人相比,生活环境优越了,造林育林条件提高了,但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没有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没有变,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没有变,“不坐机关,上一线”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

塞罕坝由荒原变绿洲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依靠科技创新,塞罕坝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护好这片绿林,留予万代子孙,成为当今塞罕坝人的使命担当。(周丽婷)

责编:夏丽娟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