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是黄金山,村东是小银河。49岁的马翠娥嫁到五台县阳白乡下红表村将近30年了。5年前,一场家庭变故让她的天塌下来,觉得“整个人掉进山药窖里了,看不见点光”。6月4日,她感激地说:“要不是党员结亲,家里能出个大学生,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俺想也不敢想。”
正是枣树开花的时节。下红表村道路旁庭院中到处长着枣树,一条沟将400多口人的村子隔成了前后两个村。从后村走到前村,一路淡淡的枣花香直往鼻子里钻。马翠娥家也不例外,院子里有株碗口粗的枣树。她屋檐下还养了6箱蜜蜂,嗡嗡地飞进飞出。看着记者不敢往前走,她笑着说:“不用怕,就是落到脸上,人不动它它也不蜇人。”
和村里大多数女人一样,马翠娥嫁到下红表村后,生儿育女,跟着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一年年就这么过着。5年前,丈夫肚子疼,到医院一检查已经是结肠癌晚期。丈夫去世的打击,让马翠娥后来常常记不住事。闺女到底是大二了,还是大三了,她说不准;院墙和南房是哪一年修的,她说不准。她记得,丈夫是2013年元旦那天没的,那年4月份,她被叫到村委会开会,说是给村里的贫困户每户结对一个党员,结果她认识了忻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俞立进。开完会后,俞立进就到家里了,放下了些钱,临走拉着她的手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啥困难就说。”
“人家那么大的干部,俺一开始怕着了。”马翠娥笑着说起第一次和俞立进见面的窘态。她最担心的是闺女,孩子学习优秀,但给丈夫看病已经借下五六万元的饥荒,没人帮就念不成书。俞立进给她吃了定心丸——“孩子念到哪,我就资助到哪”。
一晃5年过去了,闺女下半年就要实习了。马翠娥说:“可真是一家人。每年的学费书费不用说,就是高考填报志愿也是俞书记给拿的主意,说学医选化验好就业。”那年夏天雨水大,俞立进担心她家几十年的土院墙倒了砸伤人,带着2万多元现金来到村里,叫上村干部和亲戚们一起商量盖院墙。最终,孤儿寡母的马翠娥成了这条巷子里第一个将土墙翻修成结实砖墙的人家。
“帮俺的事太多了!”马翠娥说,“俺觉得最主要的是帮得俺精神上有了支柱,活着有了盼头,过着有了奔头。”现在村里人常找她寻医问药,因为大家都知道马翠娥市医院里有个“不是亲戚的亲戚”。(作者:本报记者王利强)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 脱贫攻坚·记者在现场】穷在深山有“远亲”
责编:张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