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推动家庭教育立法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017-05-30 19:50:36来源:未来网
字号:
摘要:家庭教育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它与社会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除了留守儿童,一些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孩子,孤残、流浪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孩子,都缺乏有质量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它与社会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开启古老得多,孩子要从家人处接收更多的是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尤其生活教育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守护未来·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喜迎六一儿童节系列报道

未来网(www.k618.cn)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杨佩颖)“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家教作出重要论述。

2016年12月1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家庭教育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它与社会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开启古老得多,孩子要从家人处接收更多的是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尤其生活教育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不久前,因4岁女童在餐厅里乱跑尖叫,邻座女大学生用力喘了孩子前面的凳子。女童妈妈立刻跳起来与对方激烈厮打,甚至一度误伤到前来劝阻的餐厅服务员。事后,这位妈妈对媒体称对方对自己孩子动手,自己护女心切导致情绪激动,女大学生也表示,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十分不妥当。

关于此事剧情不断翻转,随之成千上万的网友也热闹站队,掀起一场大辩论。有关“熊孩子”话题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焦点。

为什么身边的“熊孩子”越来越多?记者采访了教育专家,并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给出的答案都是“家庭教育缺失。”

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帮父母走出教育迷茫

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逐渐上升,多重原因中,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占据了最大比例。

2016年9月1日,是《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天,也是我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当日,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开学第一课老师给学生讲解条例的规定。

全国妇联开展的调查显示,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另据相关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家长表示“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借鉴”,仅有三成家长认真学习过有关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等知识,对于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了解较少,“80后”独生子女家长对如何养育多子女的问题束手无策,倍感困惑等。

去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指出,许多家长不能正确理解“爱”的真谛,不自觉把成人的恐惧、贪婪、功利心当作“爱心”传输给孩子,育儿焦虑、教育过度现象依然存在。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与内容偏失、家庭教育知识匮乏。

而近年来,从国家到社会,对家庭教育愈发重视。

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确立了10个不同层级的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

2016年11月14日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九部委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

然而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多元化。

给留守儿童完整教育 是家庭责任更是社会责任

端午节前夕,江西萍乡芦溪的瓜农曾先生,原本想趁这个节日卖个好价钱,可是前两天他的西瓜大棚遭人毒手,不少西瓜被毁。据了解,踩坏曾先生9000多斤西瓜的是4个熊孩子,这几个孩子都是附近村里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们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

类似的留守儿童事件屡见不鲜。贵州毕业4名留守儿童相约服药自杀,湖南隆回13岁留守儿童砍杀老妇,湖南衡阳12岁留守女孩毒杀玩伴等事件,背后反映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除了留守儿童,一些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孩子,孤残、流浪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孩子,都缺乏有质量的家庭教育。重庆九龙坡区含谷镇寨山坪村,11岁正在读三年级的女孩小俊蓉(化名),几个月大时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朱先军受到打击,把她丢给婆婆带,每天借酒浇愁,对孩子不闻不问。

“因为长期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孩子性格孤僻,加上婆婆年老多病,家里无人对小俊蓉进行心理上的关心、关爱。”当地妇联副主席商红梅说,虽然当地政府部门积极为小俊蓉解决了生活和上学的经费,但因心理上长期爱的缺失导致她出现了轻度抑郁症状。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家庭结构多元化使一些父母疏于对孩子的呵护和管理,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有的父母甚至放弃对子女抚养教育的义务,使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在身体发育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缺乏照顾和保护。

佟丽华指出,面对家庭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很多家长的观念与意识未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去作出相应的改变。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表示,“家庭教育既是私人的,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因而家庭教育立法既要规范家庭教育行为,更要明确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其中,尤其要对一些特殊家庭给予特殊支持。

家庭教育立法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爸爸下班就上网,妈妈整天逛商场,生下孩子姥姥养,姥爷买菜下厨房。”这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状态。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社交生活丰富,许多年轻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能请老人代劳,看起来,老人的帮助让他们从带孩子的琐碎中解放出来,但不经意间,使得很多家长成了“缺席”的父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亲子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通过父母的陪伴,孩子才能逐渐构建起对自己的认知,判断周围环境是安全还是冷漠的。”

而事实上,很多家庭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亲子陪伴的缺席,比如将带孩子的责任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或者交给各种培训班等。对于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亲子陪伴更无从谈起。

不少学者认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也是因为相关部门没能真正理顺种种体制机制,完善好相关激励保障措施,调度好各种社会综合力量参与到家庭教育中,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也导致法律责任义务不明确,孩子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关于推进家庭教育立法的呼声近年来非常强烈。

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74.3%的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家庭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制定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秀榕建议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制定专门的家庭教育法。陈秀榕在议案中指出,目前国家制定家庭教育法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社会公众需求迫切,现实问题亟待回应,制定和出台家庭教育法不仅是重要的、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同样认为,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长主体责任意识不够强、教育能力和方法欠缺等问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立法解决。吴洪芹建议,要通过立法,实现强化家长(监护人)的主体责任、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家庭教育营造法治环境等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去年9月,《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开始实施,成为我国首个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就家庭主体责任不落实、工作体制机制不畅、社会参与不够、激励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设定了法律规范。

对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该条例明确了相关单位和组织“依法予以劝诫、批评教育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处理,并根据情节依法予以训诫、告诫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