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吐故纳新再发力

2017-05-18 17:34:09来源:甘肃日报
字号: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国企改革是重中之重,是必须牵好的“牛鼻子”。

唯有吐故纳新,方能与时俱进。在甘肃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只有国企国资改革带头改好改到位,转型发展才有更大的动力和希望。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围绕落实中央关于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坚持一手抓配套制度体系建设,一手抓改革政策措施落地,从改革试点梯次展开到重组整合大力推进,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换国企经营机制,到国企党建不断加强……国企改革正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干部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得到增强,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相配套,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

我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前完成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力争到2020年,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到15家,每家大型企业集团至少拥有1家上市公司。

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省在及时对接中央关于国企国资改革“1+N”政策体系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方面,制定出台了11个配套方案,使其成为国企改革中遵循执行的“规定动作”。

此外,针对省属企业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方案等22项“自选动作”方案,推进我省国企国资改革的框架制度体系基本完成。各市州也加快完善改革配套制度体系,兰州、金昌、平凉、庆阳等地健全完善薪酬分配、考核评价、收益管理等配套制度。省属企业制定各类改革方案500多项,完善各类管理制度700多项。 

不同方向发力,“5+5”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2015年我省将省公路航空旅游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省国投集团、酒钢集团和八冶集团5家大型企业作为改革试点,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力,探索改革经验。

5家企业有着很多相同点:困难大、问题多、代表性强。其中省公航旅集团是我省总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独资企业,酒钢集团是省内最大的钢铁企业。

然而5家试点企业改革方向却不尽相同。省公航旅集团和省民航机场集团主要探索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理顺管理体制、实施分类监管的新路;省国投集团探索在有色金属板块建立“省国资委—省投资集团—实体企业”三级架构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模式;酒钢集团探索为竞争类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积累经验;八冶集团将在规范员工持股、转换经营机制方面探出新路。

在改革攻坚战中,我省的这些改革试点敢闯敢试、真抓实干,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和有益启示。

——酒钢集团通过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扭转了连续14个月亏损的局面,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20.35亿元,同比增利108.81亿元;

——省国投集团按照“三通道一平台”功能定位,初步形成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雏形,资本运营水平不断提升,融资功能有效发挥,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省公航旅集团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了投融资能力,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发行5亿美元债券;

——省民航机场集团通过深化改革,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新增航线45条,加密航线14条,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释放企业活力

今年2月15日上午,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声响亮的锣声,代码“601212”的“白银有色”股票上市交易——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A股市场,市值超千亿元,成为有色板块市值最大个股。

白银有色上市,是我省乃至全国有色行业整体上市的第一家,是我国近几年传统产业大型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第一家,也是老国企政策性破产重组后整体上市的第一家,这是我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资本证券化落地生根的有力举措。

据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28户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库后,2016年9月,陇神戎发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市,新增金川科技、华龙证券2户新三板挂牌企业,华龙期货、华龙证券在新三板增资扩股,华龙证券引资96.2亿元,成为新三板创立以来融资额排名第二的挂牌企业。

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省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34户省属企业集团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其中13户企业整体或主业完成股份制改造,28户企业纳入上市后备库,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10户。推介引进非公资本项目110个,通过定向增收、设立基金券等引进非公资本90亿元,省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达273户,占比33.8%。出台规范董事会建设“1+17”配套方案,规范各治理主体运行规则,设立省属企业外部董事监事管理中心,储备外部董事监事人才240名,14户省属企业配备了外部董事。

产业与产品低端化、重型化特征明显的国企,如何抵御来势汹汹的市场“寒流”?在国企改革攻坚战拉开大幕后,我省国企国资改革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不仅生产力得到解放,更激发了国企新一轮的发展活力,在新征程中愈显自信。(本报记者 沈丽莉 实习生 水菲菲)

责编:夏丽娟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