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2017-04-24 15:37:59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新华网西宁4月20日电 汪昌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一直扎根偏僻的贫困山村小学,倾注全部心血教书育人,在艰苦的乡村教育战线上任教40多年,把毕生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特别是身患胃癌17年来,他仍执著坚守在乡村教学的第一线,始终坚定“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村里的孩子当好一天教师”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燃起大山深处那簇最明亮的烛光。他先后荣获西宁市劳动模范、“全国启功教师奖”和“特别关注乡村最美教师”等诸多荣誉称号。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汪昌祥还致力于“愿将春雨化甘霖,乐送玫瑰闻余香”的公益事业,多方奔走争取善款,开展爱心扶贫、助学、助残、助老等活动,共筹措款物折合100多万元。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典范和楷模。他的事迹影响和感动着身边各行各业的人,许多人学习他、追随他,并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汪昌祥爱心服务团队”。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矢志不移的坚守

1974年,初中毕业的汪昌祥毅然回到家乡——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任民办教师。尼麻隆村四面环山,十分偏僻,是个纯脑山村。由于村子小,学生少,这里的学校只是一个只有两名教师的教学点。当时的教学条件很差,老师学生都挤在用竹帘隔开的昏暗狭小的教室里,用泥土砌成的土台子就是学生的凳子,几块木板一拼便是课桌了。这样艰苦的教学和生活环境,让汪昌祥更加明白:要想改变山村贫困的现状,就必须让村子里的孩子们上学走出大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外出打工成为农村人挣钱致富的新捷径,人们纷纷外出挣钱。汪昌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当民办教师每月只有30多元的工资,家里花销常常捉襟见肘。一天,他终于怀着恋恋不舍而矛盾的心情离开了学校,跟着乡亲们外出打工,几天就挣了他在学校一个月的工资。干了一星期后,每当晚上休息时,汪昌祥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学校里那些渴望知识而“嗷嗷待哺”的孩子,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回到了学校。因为他坚信:贫困山村只有教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后来,汪昌祥在山村教育这片阵地上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坚持了下来。1986年,上级部门推荐他去任副乡长,很多人都认为,这对他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他细细思量后,还是选择留下来。他说:“我舍不得这些孩子”。他用人生最美好的40年,兑现着对党的承诺,兑现着对农村教育事业和孩子们的承诺,担当着他对教书育人岗位的敬畏和责任。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汪昌祥最欣慰的是:40多年来的教育生涯,培养出了一批批合格的学生。仅有100户人家、450人的尼麻隆村,先后走出来70多名大学生,他们中先后考入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西北水电大学、武汉大学等等,这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汪昌祥深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些孩子将来也能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顽强不屈的抗争

汪昌祥常说:“学生是我生命的根。”他用自己40年来的行动实践着这个信念。尼麻隆村的父老相亲把孩子交给了他,他就是用父母之心看待每一个孩子。学生们谁的头发长了,他亲自带了推子、剪刀理发。

汪昌祥爱学校、爱学生,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地言行,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为其他教师作出了榜样。在一师一校的村办小学,汪昌祥是全科教师,语、数、政、体、音、美一人包办。他把学生们带到河滩上、树林里,带到山坡上,羊群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实践,有的放矢地开展户外教学……从精心备课到认真上课、细心批改作业到课外辅导,他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教学上,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1991年,是汪昌祥生命中最残酷、最无情的打击时间。起先是在秋收打碾季节,他的妻子被一辆失控的手扶拖拉机撞倒,一条小腿粉碎性骨折。随后在医院照顾妻子的日子中,剧烈的胃痛迫使他不得不在照料病人的间歇中拍了一张片子,结果却如晴天霹雳,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胃癌。为了治疗胃癌,他接受了胃大部切除术。手术过后整整5年,每年他都要接受多次化疗,每次化疗后体重减轻,头发脱落,白细胞大量减少,各种疾病纷至沓来。为了尽量减少医疗费用,他从报纸、广播和亲友处收集了无数治癌的信息,邮购了无数种药物,光是中草药,就吃了四五麻袋。

除胃癌外,汪昌祥每天还受到丙肝、低血压、胆囊炎、椎基底供血不足等7种疾病的折磨,与病魔抗争的22年,他先后住院治疗30余次,花费20多万元。他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决心争取命运,可怕的病魔并没有将他击倒。“他生命力太强了!”他的同事们这样感叹说。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大爱无疆的奉献

有一天,汪昌祥到县城某单位办事时,向单位领导诉说山村小学办学条件差,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辍学情况严重。领导听后,决定为这些学生捐助一些学习用品。此次捐助的物品虽然数量并不大,却给了他一个启示:向条件优越的单位和富有爱心的人士进行募捐,请求援助。

此后,汪昌祥开始把眼光投向了校园外面。经他多方联系,和西宁地区条件好的学校进行“手拉手”活动。他还背着家乡的新洋芋、鲜豆角、炒大豆等土特产跑到一些机关、学校、工厂“化缘”,足迹踏遍县城,募捐范围向省城延伸。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省民政厅慈善总会、省社会工作协会、62201部队,都是他多次去过的地方。凭着对教学工作的满腔赤诚,凭着战胜绝症的坚强意志,凭着慈善公益事业的方兴未艾,他像无私的阳光滋润万物,如阳光般奔走了26年。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退休后,快60岁的汪昌祥依旧不忘教育公益的初心,到省教育厅发展基金会做起了一名志愿者。每天提着公文小提包,乘着公交车,出入于穷乡僻壤,深入调查,收集贫困生等资助对象资料。他通过牵线搭桥,争取一笔笔善款,促成一个个资助对子,把一份份阳光般的温暖送到了贫困者的家门口,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了希望。

汪昌祥从省教育厅争取到了50万元资金,为拦隆口镇四营学校修建了残破的围墙,置办了部分体育器材及操场配套设施。他还联系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团省委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多方社会力量,使300多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其中,图书、体育用品、衣服、电教设备物资折价达30多万元。

平时,汪昌祥随身携带着一本小册子,他叫摸底册,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姓名和信息,把联系到的受资助者信息及时记录下来,做实地考察,确认信息真实性,并反复比对,保证把善款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把爱心送到最需要的人的手里。汪昌祥眼里,那些山区的学生就是一个个宝贝疙瘩,学生有困难,千方百计地给予帮助。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前些年学杂费负担重,曾今有一段时期学生流动十分严重,孤儿曹正成、曹洪强、李啟贵、曹兰武等一批困难学生学费用无法得到保障,汪昌祥联系到62201部队政治部,由他们提供资助,解决了15名贫困生的上学问题。现在孤儿曹正成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曹洪强考入了青海师范大学,曹兰武考入武汉大学。

在汪昌祥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河南商会、山西商会、中油集团、省政协资助了湟中县50名贫困生;2016年3月从青海慈善总会争取了22名贫困大学生资助名额,深圳华联集团资助资金8万元;江苏南通爱心人士长期资助了30名中小学贫困学生……4年时间他和他的“爱心团队”为扶贫助学争取的捐助物资总价值100多万元。

2016年,为更好地帮助汪昌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湟中县多巴镇在多巴社区设立了汪昌祥工作室,2016年12月7日,省总工会为“汪昌祥爱心志愿服务队”命名授牌并给予3万元爱心捐助。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永不褪色的旗帜

汪昌祥用真诚的付出换来充实的人生,广受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有关部门的褒奖。1983年他被评为“湟中县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辅导员”,2007年被评为湟中县“十佳园丁”、“西宁市乡村优秀教师”,2008年被授予“湟中县劳动模范”“西宁市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9年授予“西宁市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汪昌祥被评选为“特别关注教师最美乡村教师”。2015年,他还荣获首届“全国启功教师奖”。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汪昌祥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多次做过专题报道。2008年9月,新华社以“不灭的残烛”为题作了报道。2008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看了新华社的《青海患癌教师坚守工作岗位十七年》报道后,作出“周济、秀岩同志给予患癌教师汪昌祥帮助、宣传”的批示。2013年8月14日,中央电视台对他作了题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专题报道。2015年9月8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时,汪昌祥荣获首届“全国启功教师奖”,获得奖金50万元。在北京参加全国启功奖颁奖活动期间,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

汪昌祥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坚守在三尺讲台上,用孱弱的身躯、用炽热的爱心、用不懈的追求塑造了高原山村教师的光辉形象。面对奖牌、证书、鲜花和掌声,汪昌祥始终淡然自若,宠辱不惊。他说:“此生此世,我只钟情教育。”如今,他继续发挥着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劳模的责任和担当,传承和弘扬着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美德,用那甘于奉献的人间大爱精神彰显“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劳模本色,始终用心血播种着希望,演绎着退休不退职的精彩人生,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青海这片深情的大地上高高飘扬。(作者:卡娅梅朵)

责编:张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