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夜色中的汉语课堂

2017-04-22 17:40:00来源:新华社
字号:
摘要:后排的阿不都拉对照着黑板,一行汉字、一行维吾尔文认真地书写着,时不时地指导着身旁略显笨拙的父亲。走出校园已是深夜,不少家远的村民骑上摩托车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头顶的繁星、风中的白杨。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2日电题:记者手记:夜色中的汉语课堂

新华社记者孙少雄

傍晚时分,天边尚有一抹杏色,吾斯曼·买买提给妻子交代好自家商店的生意,带上铅笔和厚皮本,兴冲冲地走向曲许尔盖村村中心的小学,等候一堂如约而至的汉语课。

时值春耕,水利部门开始开阀放水灌溉棉苗。然而在这个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小村落里,奔腾的不仅有河水,还有村民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学校成了晚上最热闹的地方,村里每周会有三天组织村民们一起学习汉语。尽管大家汉语底子都比较薄,许多人是零基础,但是学习的热情、劲头很足,不少人来工作队请求加开课程。”驻村工作队队长赵成强告诉记者。

夜幕低垂,不大的教室里传出了铅笔划过纸背的沙沙声,记者有幸参与教学。“老师!老师!快来看看我写的!”四年级的艾迪尔旦与他的三个小伙伴,争着抢着让记者看他们谁的汉字写得快、写得好。

后排的阿不都拉对照着黑板,一行汉字、一行维吾尔文认真地书写着,时不时地指导着身旁略显笨拙的父亲。今年六年级的他说,想学好汉语,长大当一名双语教师。

“汉字与维吾尔文正好相反,是从左往右写的,虽然我是个左撇子,但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别扭。”吾斯曼·买买提坐在第一排,滑稽的语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你的工作是什么?”“我的工作是农民。”大家跟着记者一句维吾尔语、一句汉语大声地读着,窗外的风声变得细碎。

“以后再有人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会自信地用汉语回答他:我是一个农民。”从小一直在民语学校上学的夏尔瓦那,初中一毕业就跟着父母在家种棉花,村里的汉语课堂重新托起了她的语言梦,“我下一个任务就是督促他和我一起学习。”夏尔瓦那一边说着,一边用胳膊亲昵地碰了碰身旁的丈夫。

“亚克西!”听到表扬,坎木班尼沙害羞地低下了头,顺势把跟前的孩子揽入怀中;身着鲜艳艾德莱斯的艾依提拉不小心读错了一个字,调皮地吐了吐舌头;32岁的亚森则表情严肃,手捧维汉字典,盯着记者的口型,一丝不苟地模仿着。

“懂双语对未来生活、就业都有益处,村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现在的生活也比过去好了,几乎家家都有农用机械,白天干农活没那么累,学习汉语的时间更多了。目前来上课的除了在校学生,还有很多村民,以后还会增加,工作队会配合大家的需求,把课时延长、课本配齐,不断完善教学机制。”赵成强说。

“谢谢!谢谢老师!我们后天见!”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村民们鼓掌高喊着。橙黄的灯光荡漾着脸上的喜悦,男人们激动地前来握手,女人们带着孩子与记者一一告别。

走出校园已是深夜,不少家远的村民骑上摩托车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头顶的繁星、风中的白杨。突然,记者的胳膊被拉住,回头一看是村干部库尔班:“我也想跟你学习汉语,我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