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增长 创新型模式 国际化路径

“独角兽”企业改写品牌榜

2017-03-28 04:09:0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3月11日,在重庆市地铁一号线尖顶坡站旁,市民使用手机扫码取共享单车。何 超摄(人民视觉)

  1月23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家罗森便利店,罗森集团董事长(右一)体验使用中国的支付宝结账。新华社记者 马平摄

  3月20日,参观者在德国汉诺威IT展上观看中国大疆公司展出的无人机。(新华社/路透)

  独角兽概念图(资料图片

  独角兽,一种古代神话中头顶长有单角的珍稀动物,善于奔跑,有的还长有洁白双翼,可以翱翔天际。如今,世界上有一批创立时间短、市场估值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独角兽企业。

  在全球经济浪潮中,许多今天的世界级品牌都曾是昨日的“独角兽”,而今天的“独角兽”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巨头。独角兽企业,正成为带动经济变革,激活发展潜力的一大抓手。而中国,目前正经历着独角兽企业异军突起的裂变时期。

  1、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胡先生目前正准备跳槽,在给自己制定的3个跳槽目标中,他最希望进入一家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大多处于新兴领域,发展前景好,升职空间大,如果能分到股权,等公司上市后还会有一笔不菲的收益。”胡先生对记者讲述选择独角兽企业的理由。

  胡先生的想法在职场并非个例。由于独角兽企业发展迅速,很多从业者都想搭上这辆“顺风车”。

  “独角兽”的概念,最初由美国投资人艾伦·李提出,主要是指10亿美元以上估值,创办时间较短,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公司。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活力的指标性概念,独角兽企业被认为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创新的体现。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经济结构调整的变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独角兽企业成为这场变革的亮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介绍,2015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只有70家,而到2016年已达131家。

  创新能力强、成长周期短、成长跨度大是中国独角兽企业的集中特点。一组典型的数据是,虽然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标准是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但在这131家独角兽企业中,2014年及以后创立的企业却高达50家,占比超过1/3;而创立仅1至2年即入围独角兽企业榜单的也有15家,占比超过1/10。这样的发展速度,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罕见的。

  统计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共分布于18个领域,技术驱动型占绝大多数。其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企业服务、网络安全、新媒体等新兴业态更是这些企业的集中领域。

  不同于传统中国企业先站稳国内市场、打响品牌,再推进国际化的发展轨迹,这些独角兽企业,往往依托技术创新优势,短期内就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裂变”态势。成立不到7年的小米,业务已经遍及印度、北美、越南等世界各国,在全球手机销量中名列前茅;滴滴出行在美国、巴西等地安营扎寨的同时,还在硅谷成立研究院,占领大数据安全和智能驾驶的研发高地。而无人机企业大疆创新,其80%的销量来自于海外,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

  2、经济转型新引擎

  “我在杭州工作的时候,每周五要从杭州坐飞机回北京,好几次提前两个小时打车却打不到,而等我到机场的时候,飞机已经走了。”在一次演讲中,滴滴出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维谈到他的创业初衷时这样说道。那时,在阿里巴巴支付宝工作的他因此萌生了做打车软件的想法。“只要你在屋子里面叫车,车到了再出门,比你去路边碰运气体验更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喜欢这种新的方式。”程维说。

  而像程维这样,一个创新的想法、一款小小的手机应用,就可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中国的广阔市场和需求驱动促成了许多如滴滴一样的独角兽企业不断诞生和成长。

  3月18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在参加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后,来到了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的共享单车公司ofo北京总部,“让通勤更环保、更高效、更有趣”,参观结束后,库克这样描述他的感受。

  如今,ofo、摩拜等公司创立的共享单车模式,为许多中国城市的居民们解决了“最后三公里”的出行问题,并在近一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这两家公司也成为了行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而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共享汽车等业务也开始在全国落地生根,共享经济蔚然成风。

  纵观目前的131家独角兽企业,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大多集中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并与当下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这些企业在解决用户生活“痛点”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加高效的经济形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符号。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处于发展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张志宏表示。

  3、积极发力国际化

  3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宣布在印度设立第二座工厂,这是‘印度制造’的一次重要提升。”一国总理关注,折射出的是小米手机在当地市场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印度是小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去年,小米在印度实现了10亿美元的营收。而据小米印度公司总经理马努·贾殷介绍,莫迪所说的这座工厂,建成后将为周边100多个村庄提供逾5000个就业岗位,小米公司在印度的产能也可提升至平均每秒制造一部手机。

  像小米一样,位列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的131家企业,很多已经将业务拓展至海外,企业本身也拥有较大规模。据测算,目前中国的131家独角兽企业,共计4876亿美元估值,企业平均估值37.2亿美元,其中,7家估值超过(并包括)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估值占比46%。这些包括估值75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估值460亿美元的小米、估值390亿美元的阿里云以及估值338亿美元的滴滴出行等。

  无论从企业规模来看,还是从业务范围来看,排名靠前的独角兽企业,都已具备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潜在可能。同时,除了这些百亿美元级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一些体量较小的独角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战略。在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同时,oFo、摩拜已经悄然试水海外业务,开始布局新加坡市场。乐视云也在美国建立子公司,与国际上的云服务巨头同台竞技。

  当然,对于这些创立时间不长,发展根基并不稳固的独角兽企业而言,国际化并非一片坦途。由于不了解当地政策法律环境和竞争态势,小米手机在巴西等国的业务拓展始终步履维艰。而ofo共享单车在新加坡的投放也受到当地政策的一些挑战。

  因此,对于大多数独角兽企业,谈论形成新的国家级品牌还为时尚早。但其对于带动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却有着特殊意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更多独角兽企业还将出现。

  “一个国家要能够产生100家独角兽企业就是个大事情,一个城市能产生10家以上的独角兽企业也是个大事情。今天,中国正在经历这样的大事情。”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表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28日   第 11 版)

责编:吴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