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南极半岛旁,别样跨年夜

2017-01-03 08:47:35来源:新华社
字号:
摘要:自2016年12月24日南极半岛海域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开始以来,大洋考察队进入密集作业的黄金期:12天、5个海水断面、42个重点站位。”  舯甲板与后甲板之间,常能看到一个戴着绒帽和安全帽跑前跑后的身影——这就是59岁的大洋考察队队长叶瑛。

新华社“雪龙”号12月31日电 特写:南极半岛旁,别样跨年夜

新华社记者荣启涵

2016年12月31日,又到了一年之中最后的时刻。每年这一天,总会希望把时光拉长,再回味一下过去的365天。

此刻,远在一万两千多公里外的祖国大陆已经入夜,可以想象,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味,夜色中闪亮着七彩的灯光,更有那温情暖暖的团圆饭……

而在空旷寂寥的南大洋上,则是全然不同的景象——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航行在南极半岛海域,“忙碌”依旧是船上的主题词。

自2016年12月24日南极半岛海域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开始以来,大洋考察队进入密集作业的黄金期:12天、5个海水断面、42个重点站位。不论昼夜,只要船行驶到站,队员们就开工干活。顾不上吃饭已是常事,困得实在撑不住就在实验室合衣睡一小觉,还要叮嘱值班队友千万记得到站时叫醒自己采水、过滤、做实验。

舯甲板绞车间,23岁的队员侯赛赛全神贯注地盯着操作台上的数字,紧握操作手柄,下放温盐深剖面仪(CTD)。这台由24个柱状取水瓶组成的仪器搭载着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浊度计,承担着大洋科考的重头戏——测定剖面上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等数据以及不同层位采水取样等工作全要靠它。

后甲板,箱式采泥器和底栖生物拖网工作刚刚结束。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妙星正在清洗海底泥巴,黄丁勇拿着镊子从网上仔细挑拣有价值的生物样本。另一侧,几名队员正协力修补被海底石块刮破的网兜。因长期出海,队员们的脸被晒得黝黑,补网手法也已极其娴熟。这也让他们自己忍不住开玩笑说:“我们是进了实验室做得了科研,上了打渔船能修得一手好渔网。”

舯甲板与后甲板之间,常能看到一个戴着绒帽和安全帽跑前跑后的身影——这就是59岁的大洋考察队队长叶瑛。体力不输年轻人的叶瑛,只有在他脱去考察服、摘下帽子露出花白的头发时,才会让人们想到他的年龄。考察作业开始前,叶瑛带着这支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队伍,把项目实施计划反复核对确认了一遍又一遍,合理的分工、周密的前期准备,让作业开始后一切井然有序。

又一个作业站位到达后,随着CTD缓缓入水再被收回,一场“打水”大作战就要开始了。

CTD下海取水只是第一步。之后,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不同实验室的考察队员要根据自己的实验内容从仪器上灌取不同深度的海水,拿回实验室进行过滤、取样、滴定等操作。

底舱的分析化学实验室里,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女博士王博正拎着10公斤的取水桶向过滤设备里注水。别看她平日温柔细腻,但是一站在实验台前,立刻露出“女汉子”的一面。面对近十种型号不一的瓶瓶罐罐,王博和师弟李小鹏毫不慌乱,逐一编号、记录、分装滤液。一个站取水结束,需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工作。之后,常常又到达下一个站位,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重复作业。

在“海洋人”眼中,这样的重复是最基础也最正常的事情。常人或许只顾欣赏海的壮美,而对研究海洋的人,“海水”则充满大量信息。几个实验室走一圈,发现大家都忙着从无色的海水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滤膜上留下他们将要研究的颗粒物、叶绿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十几天连续工作为重复性实验动作更添几分枯燥。还好,生物实验室里有一台小音箱。几个连通的房间里,只有音乐声和抽水泵声在回响,别有一番温暖在其中。

“雪龙”船三副刘少甲赶在值守夜班前来到通讯工程师那里,用铱星电话拨通了家里的号码。因为出海执行科考任务,他无法陪伴在怀孕的妻子身边,只能在这跨年之夜,以越洋电话传递饱含歉意的思念。

刘少甲和妻子通完电话,走进驾驶台,拿起望远镜观察海况。

极昼的南极,日和夜似乎没有分明的界限。

这是“雪龙”号科考船上平常的一天,也是送走2016年、迎来2017年的崭新一天。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