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潜射导弹攻克关键技术 发展速度或超过印度

2016-08-26 03:18:00来源:环球网
字号:

  仅隔了不到半年时间,朝鲜潜射导弹就进行了三次试射,而且一次比一次成功,完全打破此前美韩关于朝鲜潜射导弹技术成熟“需要三年”的预测。韩国《中央日报》24日称,朝鲜当天发射的潜射导弹实际射程可能超过1000公里。外界最关注的是,朝鲜的潜射弹道导弹在过去几个月内究竟取得了哪些突破呢?

  外界为何惊叹朝鲜潜射导弹的成功

  据韩联社24日报道,根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的消息,朝鲜当天上午5时30分左右在咸镜南道新浦近海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一枚潜射导弹。该导弹飞行约500公里后落入日本防空识别区。

  报道称,鉴于潜射导弹的飞行距离超过300公里就意味着试射取得圆满成功,朝鲜此次发射导弹的飞行距离达500公里,意味着朝鲜潜射导弹飞行技术已有相当进展。韩军曾预测朝鲜潜射导弹可能在2-3年内投入实战部署,但由于此次发射取得成功,朝鲜潜射导弹最快能在今后1-2年内完成实战部署。

  这是朝鲜今年来第三次发射潜射导弹,今年4月23日朝鲜首次发射潜射导弹时,导弹飞行30多公里后在空中爆炸。7月9日第二次发射时,导弹在距离地面10余公里高空爆炸,飞行距离仅为数十公里。与前两次相比,韩军认为朝鲜的此次导弹飞行技术大有进展。

  《中央日报》则说,朝鲜8月24日从东海上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以高于正常高度的高角度进行了发射。当天发射的潜射导弹虽然仅飞行了500公里,但如果以正常角度发射,射程或在1000公里以上。报道认为,朝鲜之所以选择以高角度发射潜射弹道导弹,或是为尽可能避免刺激日本。

  朝鲜导弹发展速度超印度

  朝鲜潜射导弹技术的快速突破的确让世界吃惊。朝鲜研制的潜射导弹代号“北极星-1”,西方将其称为KN-11,外界普遍认为它是在朝鲜此前获得的苏联SS-N-6潜射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但后者是一种液体燃料导弹,采用水下点火的发射方式。而朝鲜《劳动新闻》的报道显示,“北极星-1”在2016年4月进行的试射采用“大功率固体发动机”技术,因此它属于固体燃料导弹。此外西方情报界对导弹发射照片进行分析后认定,朝鲜潜射导弹采用的发射方式是国际更常用的冷发射,即“出水后点火”。这些与SS-N-6截然不同的特征,都显示朝鲜在潜射弹道导弹方面已经超过“简单仿制”的阶段。

  更出乎外界意料的是,2015年朝鲜首次尝试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时,美韩情报分析人士认为,该导弹在升出水面后仅飞行约100米,只是不太成功的“弹射试验”,而非发射试验,“意图验证导弹的点火出水过程”。但从2015年12月、2016年4月和7月的几次发射试验看,朝鲜潜射导弹出水后点火的技术已比较稳定,只是导弹此后在飞行中发生爆炸,显示朝鲜潜射导弹的引擎、弹体结构、辅助引擎等或有技术缺陷。而8月24日的试射首次完成了飞行全过程试验,证明朝鲜潜射导弹的稳定飞行技术也取得突破。

  如果说单凭这几个数字还难以直观理解朝鲜潜射导弹的惊人发展速度,那么可以拿自诩“导弹大国”的印度在潜射导弹领域的发展历程作为参考。印度从2000年之后开始大力发展潜射弹道导弹,由于对“出水后点火”的发射方式心存顾虑,因此第一代K-15潜射弹道导弹仍使用水下点火方式,射程也仅有700公里。即便这样,印度直到2008年才进行K-15的首次水下平台发射,但惨遭失败。此后印度又进行了超过10次水下发射,直到2015年该导弹成功从国产核潜艇上发射成功,它的研制才暂告一段落。而印度新一代K-4潜射弹道导弹目前仍在研制中。

  不过有专家认为,目前朝鲜潜射弹道导弹仍存在诸多缺陷,其中稳定性差是突出问题,还需要进行多轮试射,才能验证相关技术的可靠性。

  朝鲜导弹让“萨德”难堪

  对于朝鲜潜射导弹的这次发射,外界普遍认为与美国执意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有关。按照美韩官方的说法,“萨德”系统可以拦截从朝鲜方向发射的弹道导弹,但采用潜艇作为发射平台的朝鲜“北极星-1”导弹可以从韩国附近海域的任何地点“破水而出”,很可能处于“萨德”系统的监控死角。而且如果朝鲜潜射导弹从韩国近岸地区发射,将会极大压缩美韩的反导预警时间,“萨德”可能根本来不及反应。另一方面,陆基导弹的发射阵地通常是充分暴露的,无论是机动还是固定发射,一旦实施打击,很容易暴露自己。而潜射弹道导弹处于游弋状态,美韩很难掌握确切位置,为朝鲜的第二次打击能力提供了坚强保护。

  其实韩国民间早有对“萨德”无法拦截朝鲜潜射导弹的担忧,但美韩军方均用“朝鲜相关技术尚不成熟”进行搪塞。而朝鲜潜射导弹的此次发射证明,美韩想单靠军事上的某种先进武器来获得“安全感”是行不通的。

责编:朱箫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