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证券或引发鲇鱼效应

2016-03-27 10:00:00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
摘要:首家多牌照两地合资证券公司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港证券”)批准成立意味着,内地证券行业多元化资本、对外开放的提速。一家合资券商的高管认为,监管层逐步释放券商牌照,引入港资企业和境内民营企业,有望改变券商垄断行业利润的格局。

首家多牌照两地合资证券公司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港证券”)批准成立意味着,内地证券行业多元化资本、对外开放的提速。

除了申港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华菁证券、云锋证券三家公司正在证监会排队待审。争夺券商全牌照证券公司的股东也来头不小,除了汇丰银行、华兴资本,马云、史玉柱也隐身其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马云为代表的BAT率先取得证券牌照,将为传统金融行业引入鲇鱼效应。虽然短期内不会改写市场格局,但是,未来颠覆券商行业模式,行业重新洗牌也不是没有可能。

资本逐鹿

“这表明监管层对证券公司牌照放开的趋势明朗。”某上市券商金融分析师告诉笔者,以前外资在境内合资券商中多为参股地位,申港证券实现了颠覆。

与此前监管层对合资券商的严格限制相比,申港证券在业务范围和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方面的规定均实现了突破。

尽管云锋证券注册资本仅有10亿元,但幕后却隐现着马云和史玉柱的身影。马云旗下公司瑞东集团子公司瑞东金融、史玉柱旗下巨人投资和江苏鱼跃科技将分别出资人民币4.3亿元、3亿元和2.7亿元。

2月4日瑞东集团公告称,瑞东金融与巨人投资和江苏公司签立了一份发起人协议。拟成立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为30亿元,合营公司成立后的注册资本将是人民币10亿元。合资公司将由瑞东金融持有43%股份、巨人投资持有30%股份及江苏公司持有27%股份。

早在2015年9月15日,公司就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瑞东金融与巨人投资和江苏公司签立一份无法律约事力备忘录,在上海成立合营公司。

“BAT等互联网剧透很早就盯上了传统金融行业,对银行业的试水已经渐成气候,但对券商牌照尚在还在门外徘徊。”一家券商的互联网金融分析师告诉笔者,云锋证券的牌照申请一旦获批,则马云就成功领到了涉足国内证券业的“入场券”。

华菁证券则是海外投行华兴资本筹备设立的内资证券牌照。华兴资本虽然没有中国投行牌照,但借助中资高新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契机,在中概股企业中打开市场,公司服务客户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陌陌等多家中概股。

一家合资券商的高管认为,监管层逐步释放券商牌照,引入港资企业和境内民营企业,有望改变券商垄断行业利润的格局。

前述分析师则认为,虽然申港证券注册资本不小且拿到了全牌照,但在完成工商登记工作拿到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前,不能对外开展业务。他表示,新设券商公司跑马圈地打开市场也需要时间,新牌照短期内不会对行业格局造成明显冲击。

格局洗牌?

对于券商首张两地合资多牌照的发放,上述互联网金融分析师则向笔者表达了他的思考。虽然云锋证券的股东为马云私人出资的云锋基金,与阿里巴巴仅存在关联关系。“但如果以马云为桥梁,云锋证券和阿里巴巴的业务实现对接,传统券商的业务模式则有可能被颠覆,券商行业也有可能面临洗牌。”

2015年7月江苏证监局公告显示,已核准交通银行全资子公司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拥有香港券商牌照)持有华英证券5%以上股权的股东资格,对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依法受让华英证券33.3%股权无异议。至此,交通银行成为首家获得境内券商牌照的银行。

而在此前,在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中, 6家通过子公司持有券商牌照的银行均是通过境外子公司间接持有境外券商牌照,并非持有境内券商牌照。

上述宏观分析师表示,从业务探索层面到门槛准入级别,监管层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探索步伐在逐步放大。“金融行业的竞中的特权就是牌照,行业开放并不意味着狼来了,只是多样化的共生。”

他认为,互联网系、外资系、银行系加入牌照争夺战很有必要,“鲇鱼效应”能对券商行业形成倒逼,督促证券公司探索特色业务实现差异化。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