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谈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实录)

2016-03-11 15:40: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南方日报记者】:

请问王文彪委员,您认为在新常态下,非公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机遇在哪里?您认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王文彪】:

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提的很好。大家都知道,3月4日下午,总书记对非公经济发表了重要讲话。连日来,大家奔走相告,在热议和传诵着总书记的讲话。我认为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是新中国以来对非公有经济的最全面、最清晰、最根本、最透彻、最系统的重大论述。他给我们中国的民营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光明前景,也给我们非公有经济带来了更加灿烂和明媚的春天,而且这个春天来得早、来得好、来得及时、来得温暖。

应该说解除了我们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的所困、所惑、所思,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感受到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所以我对我们的民营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充满了自信、充满了信心。新常态下的新经济肯定有很好的新机遇。从目前看来,我们确实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些挑战,但是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大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对我们非常利好,特别是总书记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另一方面,在新常态下的转方式、调结构给我们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中国经济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具体说有这样三方面:第一,区域发展的机遇。国家接二连三出台和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包括东北振兴、西部振兴,特别是“一带一路”,这是上百万亿量级的重大的投资和市场。第二,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重要的消费大国之一,而且中等收入人群位居世界之首,这些收入人群每年增长在20%以上,这本身在我们国内就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非公有企业、中国的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美观度和体验度,满足中国的消费者,引导中国的消费者买中国的手机、买中国的马桶盖、买中国的化妆品。

第三,绿色发展机遇。绿色发展应该是国之所望、民之所盼,是我们国家未来经济的必然趋势。无论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还是生态优先战略,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比如说西部有26亿亩沙漠,三分之一是可以治理利用的,这就有十几万亿的投资空间。因此,绿色发展战略空间广阔。

关于大家提到的企业社会责任,我讲两句话:一句话是我们人生应该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是亲生母亲,要孝顺。第二个母亲是祖国母亲,要报效。第三个母亲是大地母亲,要保护。所以这是我们在座的和所有公民的应尽责任。第二句话,企业的经营是没有国界的,可以是世界的。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是有情怀的,是有祖国的,是不会忘本的。像亿利企业,搞了30多年的治沙扶贫,让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绿洲,让十几万的贫困老百姓走出沙漠,过上富裕的日子,这就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

【上海第一财经记者】:

请问徐冠巨委员,我们知道,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过半的,在您看来,服务业是否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该如何协调发展?

【徐冠巨】

谢谢你的问题。服务业现在已经是我们国家的半壁江山,服务业也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在这里特别想说一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它与制造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下在我们国家,服务业发展已经关系到我们的转型升级。所以是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极。

在这里我先跟大家说一下数据,关于服务业的两个70%。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到GDP的70%,与此同时,它的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比如德国,它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到45%—50%这样一个比例。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的这个数字的国家标准刚刚建立,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我查了很多资料,现在还是一些机构有估计,估计我们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概在15%左右。这样一个数据与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如果我们要成为制造业强国,与这样一个地位是不匹配的。

我在这里跟大家讲一组数据,如果我们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10个百分点,就有12万亿的增长空间。到2020年,假如我们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到25%,增加10个百分点,这10个百分点增加以后,我们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这样就可以带来12万亿的增长空间。我测算了一下,由此可以带来2500万人的就业。所以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片蓝海,是一个巨大的蛋糕,更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这里举一个关于物流的例子,告诉大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多重要。目前物流还是一个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占75%运力的公路物流,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建设了450万公里的公路网,但是因为没有形成系统,比如一个城市没有公路物流中心,没有信息指挥系统,没有安全和诚信系统,公路没有形成系统,人和铁路、公路和水运、公路和航空就做不到互联互通,这样我们的效率就低了,水平就差了。基础设施是这样,我们看到我们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上不去,大多数企业做不到零库存管理。所以我们现在的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卡车、卡车司机、物流园,比如说我们遍布在全国的那么多仓储,都处于无序的分散状态,都是信息“孤岛”。所以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30%—40%,而这个数据在西方发达国家,占比只有10%—15%,现在企业很大一部分利润是被物流吃掉了,它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今天趁记者会的机会,我在这里特别呼吁,我们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在面向消费端的服务业搞的红红火火,“互联网+”热潮席卷大江南北,但是相对于生产端的服务业还是冷冷清清的。所以我们要加快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这是差距,但也是潜力和机会。我在这里呼吁,希望消费端的“互联网+”大军向生产端来看一看,我觉得这必然是一片蓝海,必然有很大的空间。所以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我们来重塑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这将为我们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动力,牵引和支撑中国制造迈向强国。

责编:贾雯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