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已低迷的股市偏遭受一系列利空打壓,接連有IPO重啟傳聞、治理銀行理財行動、允許大陸居民赴台炒股等消息傳出,進一步導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信心不足。專家指出,熊市的市場信心本已十分脆弱,這時,証券監管部門出台任何措施都應謹慎從事,妥為考慮,避免加劇市場波動。 |
朱慧卿作(新華社發)
中國股市自2月18日達到2440點高位后,近一兩個月來一直處於弱市狀態。破鼓眾人捶,屋漏偏遭連陰雨,本已低迷的股市偏又遭受一系列利空打壓,接連有IPO(首發募股)重啟傳聞、治理銀行理財行動、允許大陸居民赴台炒股等消息傳出,進一步導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信心不足。專家指出,熊市的市場信心本已十分脆弱,這時,証券監管部門出台任何措施都應謹慎從事,妥為考慮,避免加劇市場波動。同時,從長遠來看,要真正修復股市定價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使股價真正成為金融資源配置的“指示器”。
越是熊市利空越多
中國股市自2009年以來經歷了長達三年半的漫漫熊市。滬指自2009年8月4日上行至3478點高位以來,一路震蕩下跌到2012年12月4日的1949點低點,創下近三年半來的歷史新低。大盤在而后的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小幅反彈,終於在2013年2月18日達到2440點左右。其后,股市上下盤整至今,滬指一路震蕩下行。當前市場動能明顯欠缺,投資者信心不足,弱市行情盡顯。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股市又頻遭利空打壓。先是中國銀監會下發《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整頓。消息一出,銀行股、券商股聞訊大跌,以銀行股為首的多個權重板塊出現重挫,直接引爆市場恐慌情緒,導致3月28日大盤出現暴跌,滬指不但失守2300點,還直接破位2250點。
此外,市場又傳出新股發行(IPO)將重啟的消息。隨后,又有開放大陸居民投資台灣股市的消息。股民不禁要問,歷史上也有多次這樣的情況,越是行情低迷越要出台利空措施,這究竟體現了管理層怎樣的調控意圖?在股市連續多年走低的情況下,仍邁著八字步,照著行政老計劃,走著公文舊程序,不聞不見,我行我素,這樣的調控是不作為還是亂作為?
管理層調控水平不足
“當前股市走弱可能和一些市場傳聞或利空消息有關,但這不是根本性原因。” 內蒙古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苑德軍對本報記者表示,股市是對各種影響股價信息的最敏感的市場。在目前市況低迷的情況下,本來投資者投資信心就不足,市場上再有一些不利於股價走穩的傳言,就會進一步弱化投資者的信心。
“也不排除別有用心的人散布虛假利空消息打壓市場,以求低位吸籌的可能性。”苑德軍認為,一些不負責任的市場人士,隨意編造市場傳聞,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有分析人士指出,熊市背景下,証券監管層對股市的調控水平也有待提高。具體而言,一是對股市信息反應不及時、不充分,錯失正確引導市場預期的最佳時機﹔二是應對措施不夠得當,措施的針對性和力度有待加強﹔三是調控效果不夠理想,弱市行情應對失據。
“我國股市表現和宏觀經濟走勢存在巨大反差。” 苑德軍指出,眼下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而我國經濟增長居於世界各大經濟體前列,3月份制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更是達到50.9,連續6個月處於榮枯線上方,但股市對此反應冷淡,節節下挫。“從個股表現看,績優股在股市下跌時一樣跌得很慘,看不出有什麼抗跌性。可以說,中國股市存在的核心問題是缺乏定價功能,或者說是定價功能扭曲。”
市場傳聞要及時回應
“在股市低迷時,監管部門應採取積極措施提振投資者信心,保持股市穩定。”苑德軍建議,監管部門對可能影響股市走向的重大政策信息和監管信息要增加透明度。需盡快建立和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對可能影響股價和投資者普遍關心的重要政策信息和監管信息,要及時表態做出明確回應。這樣可以使投資者不受市場上各種不實信息的困擾,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熱情,正確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針對一些不負責任的市場人士隨意編造市場傳聞,擾亂市場秩序的做法,苑德軍認為,監管部門要對這類“害群之馬”依法依規嚴厲打擊,要在認真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以至法律責任,維護市場的公平正義。
苑德軍認為,長遠來看,矯正股市定價功能,使股價真正成為金融資源配置的“指示器”,這是中國股市改革發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也是監管部門要理性思考、著力解決的核心問題。“一個健康、高效的股市,必須是充分有效發揮定價功能的市場。定價功能是股票市場眾多功能中的核心功能。股市定價功能發揮得如何,不僅決定股票定價效率,更重要的是決定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所以,要使中國股市真正健康發展,必須在矯正股市定價功能上下大工夫,用大氣力。”(本報記者 趙鵬飛)